经济观察丨四川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几何?-热头条

来源:川观新闻   时间:2023-05-30 22:30:22

【新闻名词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: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,整体开展农用地整理、建设用地整理、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历史文化保护,优化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格局,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助力乡村振兴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现在我们这环境好得很!”最近,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农科村村民袁国聪有了一个新习惯——每天傍晚到新改建的村广场跳舞。去年下半年,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,农科村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,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。

2020年四川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20个乡镇入围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,21个乡镇入围省级试点。

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如何结合本地情况,“整”出乡村新面貌?近日,记者前往国家级试点乡镇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、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进行探访。

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的田地。

耕地集中连片

不再“处处有耕地,处处不连片”

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位于川中丘陵地区,以往耕地零碎分散,不成形、坡地多,劳动力不足,存在一定撂荒现象。

“可以说,这里原来是处处有耕地,处处不连片。”遂宁市大英县土地储备供应中心主任王黎明介绍,根据前期调查,试点区域的6个行政村中,大于100亩的田块只有24个。

2022年,结合遂宁市精品示范村建设,大英县首先对卓筒井镇为干屏村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对现有耕地进行提质改造,促进耕地集中连片,提高生产潜力。“根据耕地现状,我们因地制宜选择相关工程措施。”王黎明说,比如对基础条件好、潜力大的区域,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,平整耕地、调整田块形态,加强田间灌排渠、田间道、生产路建设,达到田成方、沟渠成网的建设要求。

如今,站在山间公路上眺望为干屏村,农田分布集中连片。5月中旬,山脚下的水田里,村民驾驶着插秧机,种下新一季的水稻秧苗。“收了油菜籽后,翻耕蓄水,就开始种水稻。”为干屏村党总支书记郭琦说,村里流转了大部分土地给农投公司,统一经营种植粮油作物,实现企业、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共同增收。

“整治之前,区域内有大量田埂和地块界线,浪费了不少耕地。”王黎明说,整治打破了土地界限,一些地埂和碎地被充分释放,实现规模化、机械化经营。同时,还从源头上避免村民因地块边界模糊,无意识占用耕地的情况出现。

王黎明还特别提到,在小田改大田的过程中,“适合”是前提,“有些水田地势不平,一味改大,会一头深、一头浅,不利于后期机械化耕种。”

按照卓筒井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,试点区将新增耕地约1095亩,计划新增面积占整治区原有耕地面积的7.51%,大于100亩的田块将增至45个,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进一步提高。

优化空间布局

散居变聚居,释放建设空间

搬入新房两个月后,为干屏村村民李雪梅利用自家农房办起农家乐。“以前住在沟里的老屋,没有这个条件,开农家乐简直想都不敢想。”李雪梅说,现在交通很方便,生活设施也更加完善。

李雪梅的新家在村里的新聚居点“桃源新村”。通过适当补助、自主搬迁的方式,这里集中搬入了81户村民,实现“散居变聚居”。

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“桃源新村”民居。

81户村民原先的宅基地、闲置农房,通过建设用地整理释放出建设空间,解决了文创商店、村庄“会客厅”建筑用地需求,盘活了集体建设用地资源。

“依托桃果产业和卓筒井文化特色优势,现在村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和农文旅融合产业,周末有很多外地来的游客。”郭琦说。

而在此前,由于地形、生产生活习惯等原因,空间布局无序的情况在丘陵地区较为明显。以为干屏村为例,农房犹如“满天星”散落在各处,聚居程度较低,农宅闲置、破旧情况普遍。

通过增减挂钩项目和拆旧复垦等措施,村民集中居住,进一步释放乡村建设空间,促进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生”空间合理布局,实现“坡顶林、坡脚居、坡下田”的景象。按照方案,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卓筒井镇试点区的聚居点预计将达到26处,聚居度达到71%,宅基地面积减少近一半。

提升利用效能

“点土成金”,用活土地资源

“土地还在整理的时候就有业主过来观摩,抢着要流转。”在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,2145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种上了水稻。

从空中俯瞰牛佛镇,沱江穿镇而过,沿岸开阔平坦的土地上,布局着连片的农业产业园区,农作物如绿毯一般铺向远方。牛佛镇全镇近半的耕地被纳入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目前完成量已超过三分之二。“通过开展试点,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,进一步助力打造粮食现代化生产示范区。”牛佛镇镇长徐智斌说。

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。

这也为调整农业结构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打下基础。记者注意到,牛佛镇主导的农业生产模式是轮作立体种养,包括稻药、稻蛙、稻虾、稻鱼和粮豆等,一水两用、一地双收,让“稻田生金”。

牛佛镇正积极加快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,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和途径,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,计划今年试点自贡市第一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出让,进一步盘活农村自然资源要素。

全域土地整治后的乡村,有无限想象。为干屏村就探索出另一种可能:今年2月,有影视剧组在此取景拍摄,这已不是该村第一次“走进”影视剧。

“目前,各试点区正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。”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说,在严守耕地红线、生态红线的前提下,各试点地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、地域特色,探索符合本地情况的土地综合整治路径,激活配优各类自然资源要素,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、优化空间格局、改善人居环境、加强基层治理能力、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。

受访者供图

关键词:

文章推荐

  • 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校长徐扬生:用4年的时间等到花开

    当你们急于一件事情的结果,或者焦虑于为何落后于人的时候,不妨想一想校园里的蓝花楹,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等到了花开。只要你认准了路,慢

    深圳商报 2022-05-23
  •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

   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(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)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,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,6日至7日预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“瑞雪迎春”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

   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(记者 刘文曦)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,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

    (新春走基层)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 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: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,用锤子“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: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

   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(记者 谢盼盼)守望花苞,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,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。  今年春节里,浙江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广告

    X 关闭

    X 关闭

  • 众测
  • more+

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
  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
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  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
 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
     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
    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
    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